INSPECTION BUSINESS

检验业务


icon

自热物质试验

自热物质试验是用于评估物质在无外部热源情况下与空气接触是否会自行发热的测试,以下是关于自热物质试验的详细介绍:

试验目的
自热物质试验旨在确定物质是否为自热物质,即与空气反应不需要能量供应就能够自热的固态或液态物质或混合物。这类物质在数量较大(公斤级)并经过长时间(数小时或数天)后可能会发生自燃,对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构成威胁。

试验方法
1.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33.4.6试验N.4:
•适用范围:适用于包括活性炭和炭黑在内的多种材料。
•试验条件:通常使用不同尺寸(如100mm、25mm)的立方体样品,在100°C、120°C、140°C等温度下进行测试。试验应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环境温度1°C,相对湿度50%。
•检测过程:将样品置于恒温箱中,监测其在规定时间内是否产生超出环境温度60°C的热量。
•判定标准:如果样品在测试过程中温度未超出检测温度60°C,则认为样品不具有自发热特性。
2.SN/T 2244-2009《危险品 自热物质自热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规定了确定进出口危险品4.2项自热物质的标准方法。
•试验原理:通过物质装在边长25mm或100mm的立方体钢丝网容器内在温度100°C、120°C或140°C下暴露于空气中,观察是否出现自燃或者显著升温来确定物质是否会氧化自热。
•试验设备:包括热空气循环式烘箱、立方体试样容器、热电偶等。
•试验程序:将商业形式的粉状或颗粒状试样装进试样容器,装满至边,并将容器轻拍几次。将容器用罩罩住,并挂在烘箱的中心。将烘箱温度升高到140°C,并保持24h。连续记录试样和烘箱的温度。
•评估结果:如果在24h试验时间内发生自燃或者试样温度比烘箱温度高出60°C,即取得肯定的结果。否则,结果被认为是否定的。

相关下载

自热物质试验报告